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轩辕黄帝行迹杂考

车宝仁


  许多书籍认为黄帝是传说人物。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些学者认为黄帝是历史人物。台湾地区93岁史学家王寒生、中国内地82岁学者余光明等研究《黄帝四经》的论著及其他历史学家的论著都论证了黄帝是人不是神。有本书封面写“《黄帝四经》出土做佐证,五千年悬案迎刃而解——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①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国语·晋语四》云:“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帝王世纪》:“黄帝,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长于姬水,有圣德……”《通鉴外纪》:“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长于姬水,改姓姬。”古代姬水、姜水(今清姜河)皆在陕西省宝鸡市。《史记索隐》:黄帝“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黄帝依据黄土高原而兴起,称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史记集解》:“《皇览》曰:黄帝冢在上郡桥山。”黄帝葬于陕北黄陵县桥山。
  陕西宝鸡市及陕北黄土高原是黄帝的主要活动地之一,黄帝在西安地区有无活动呢?本文试作一考订。
  一、黄帝铸鼎于荆山之阳,在今西安市阎良区
  《史记·封禅书》:“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铸鼎是古代的大事。《通鉴外纪》:“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之隅,鼎成崩焉。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路史·疏仡纪·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三鼎于荆山之阳,以象泰乙,能轻能重,能渎能行,存亡是谂,吉凶可知。武豹百物为之胝火参炉。八月既望,鼎成死焉,葬上郡阳周之桥山。其臣左彻感思,取衣冠几杖而庙象之,率诸侯而朝焉。”史籍记载轩辕黄帝在荆山之阳铸铜鼎,荆山在何处呢?
  古代史籍中荆山常指关中的荆山。如《汉书·地理志》云:“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岛。”“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泾属渭汭。漆、沮既从,沣水攸同。荆、岐既旅,终南、惇物,至于鸟鼠。”雍州即秦岭以北的陕西地区(含甘肃)。颜师古曰:“西河即龙门(在今韩城)之河也。”“荆、岐,二山名也。荆在岐东。言二山治毕,已旅祭也。”岐山在今陕西岐山县,荆山在岐山以东。渭即渭河,泾即泾河,漆即漆水河,在铜川市,沮即沮河,在富平县至临潼区,终南山、惇物山即在终南山。这些地名皆在陕西关中地区。《汉书·地理志》:“道*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颜师古曰:“自此以下,更说所治山水首尾之次也。治山通水,故举言之。沂山在*县西。”“(河)即梁山龙门。”是说先治*山、*水(在陕西千阳县),向东治岐山,再向东治荆山,其后治黄河龙门。这是由西向东沿渭北的北山治理山水。荆山在岐山与龙门之间,即渭北之荆山。
  黄帝铸鼎之山即上述荆山。《汉书·郊祀志》云:“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晋灼曰:“《地理志》:‘首山属河东蒲阪,荆山在冯翊怀德县也。”汉代京兆居中,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汉书·地理志》载:冯翊郡辖关中东部怀德、栎阳等二十二县。《后汉书·郡国志》:冯翊云阳县,梁代刘昭注曰:“有荆山。《帝王世纪》:‘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南,今其下有荆渠也。’”《水经注》云:“渭水之阳即怀德县也……”《地理志》曰:“《禹贡》北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即夏后铸九鼎处也。”(九鼎像九州岛)唐代李泰《括地志》卷一:“荆山在雍州富平县,今名掘陵原。按雍州荆山,即黄帝及禹铸鼎地也。”唐代雍州包括长安、富平、栎阳等十八县。宋代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九:“《尚书》曰:‘荆、岐既旅’,又曰:‘导*及岐,至于荆山。’孔安国曰:‘荆山在岐东,非荆州之荆山也。’《方舆记》曰:‘昔黄帝铸鼎于此。《帝王世纪》:‘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地,今山下有荆渠。’”上述多种史籍皆载:黄帝铸鼎之荆山在关中中东部的怀德县。大禹铸鼎也在此。孔安国特别指出,此荆山不是湖北的荆山。
  因为黄帝在荆山铸鼎,唐代特在荆山一带设置鼎州,辖数县。《新唐书·地理志一》云:“三原,天授元年(690年)改隶鼎州。”“泾阳,天授二年隶鼎州。”“礼泉,天授元年改隶鼎州。”“天授元年以云阳、泾阳、礼泉、三原置鼎州。大足元年(701年)州废。”“美原(县),咸亨二年(671年)……以故土门县(富平)置。天祐三年(906年),李茂贞墨制以县置鼎州。”《长安志》卷一:“大足元年废鸿、宜、鼎、稷四州。”可知唐代在荆山南的三原、荆山北的富平,曾两次设置鼎州。
  前文所说怀德县是古县,它在何处呢?《北周地理志》卷一:富平县:“晋又移于今富平县西南十一里怀德城。”②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富平县,本秦旧县,属北地郡,后魏文帝自怀德城移今理。”怀德城在富平城西南十一里,怀德县即在富平地区。《元和郡县志》云:富平县,“荆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岐山东。《禹贡》云:‘荆、岐既旅’,是也。”《明史·地理志三》云:“西安府富平县西南有荆山。”《清史稿·地理志十》:“富平县西南:荆山。”可见,黄帝铸鼎在富平县南境的荆山。
  富平县以南,春秋时晋设栎邑,战国时秦献公二年(前383年)修栎阳城(在今阎良区武屯乡),迁都于此,栎阳县历秦汉隋唐宋金,其间有时改为万年县、广阳县,元朝将栎阳并入临潼县,从古代志图上看,荆山是栎阳县、临潼县北境。据《阎良区志》记载,1966年,划出临潼县阎良镇,设置西安市阎良区。③1987年,将临潼县北境的关山、康桥、武屯等六个乡划归阎良区管辖。④今荆山原顶以东西公路为界,南归阎良,北归富平。原头的汉太上皇陵,清代碑石为富平知县所立,而今已归阎良。荆山为阎良区北境。荆山经几千年风雨剥蚀和人为改变,今为荆山原。《阎良区志》云:区内主要台塬为荆山原。据清光绪《富平县志》记载:荆山“又名掘陵原”“自三原县迤逦而来,至富平、临潼两县之交,为漆、沮水冲断,此处因名断塬”。阎良的荆山塬“面积10.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79.2-483.2米,台塬上的冲沟一般下切50-100米”。塬之东首有汉太上皇陵。“周、秦、汉、唐时,这里草木葱翠,蔚然深秀,是文人学士游览胜地。”⑤今《阎良报》第四版为“荆山文艺”副刊。阎良城区有荆山路、荆山路小学等。
  关于古籍载荆山下的荆渠,《史记·河渠书》载:“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仲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荆山亦为北山,郑国渠流经荆山下。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卷下:“富平县旧时南境北限白渠浇灌……”《阎良区志》说,秦郑国渠、汉白渠皆流经荆山下,绕断塬西北流。⑥可知荆渠是郑国渠、白渠等灌溉渠。郑、白渠皆引泾水灌溉,荆渠即荆山渠或泾水渠,荆、泾同音。如今泾惠渠仍流经原下,循荆渠故道。
  据载黄帝在荆山铸鼎,大禹治荆山并铸九鼎,晋建栎邑,秦建栎阳并迁都于此。可见此地是古先民活动中心地之一。今考古发掘可以确证。《阎良区志》载多处原始村落遗址,如南康桥遗址,菩星村遗址等皆为仰韶文化遗址。尤其关山遗址、义和遗址等皆为仰韶半坡型晚期遗址,距今5000年左右,相当于黄帝时代。关山遗址在关山乡西荆塬,面积约10平方公里,发现大量文物,为古代部落中心。此地还有东周、秦汉遗址多处⑦。荆山下既为先民聚居中心地,黄帝在此铸鼎也是自然的。
  2004年春,笔者踏察荆山原,东西横亘约15公里,南北宽约1-3公里。原北富平县,南为阎良区,西为三原县。原之北是石川河河谷,古代水量大,不宜人居住。荆山原西北接嵯峨山,原南是开阔平原,从平原看,荆山比平地高100多米,有高峻陡峭的山势。古籍载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铸三鼎于荆山之阳”、“在冯翊怀德县之南”,还说荆山下有荆渠,即铸鼎地。而荆渠在荆山南西山下。这些都说明黄帝铸鼎在荆山南边山下,即今西安市阎良区平原地区(以及三原县、富平县边缘)。
  二、黄帝仙逝于鼎湖,在西安市蓝田县
  《史记·封禅书》云:“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于是天子(汉武帝)曰:‘嗟乎!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孝武帝本纪》与上段基本相同,只是将“髯”写作“鸟渠”,将“屣”写作“*(左足右丽)”。《汉书·郊祀志》与上文相同。
  《三辅黄图》卷之三:“鼎湖宫,在湖城县界。又一说在蓝田,有亭。昔黄帝采首山铜以铸鼎,鼎成,有龙下,迎帝仙去,小臣攀龙髯而上者七十二人。汉武帝于此建宫。”陈直按:“《汉书·郊祀志》云:‘文成死明年,天子(汉武帝)病鼎湖甚。’晋灼注:‘《黄图》:宫名,在京兆。《地理志》湖本在京兆,后分属弘农也。’与今本不同,黄帝采首山铜,一段亦本于《郊祀志》”。“鼎湖宫遗址在今蓝田县焦岱镇,原文注在蓝田极为正确。《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三第二十三页,有蓝田鼎湖宫行镫。《秦汉瓦当文字》卷一第十页,有‘鼎湖延寿宫’瓦,十二页有‘鼎湖延寿保’瓦,‘湖’字皆作‘胡’”。据《蓝田县志》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2年),在蓝田建鼎湖宫、御羞苑。汉武帝广开上林苑,在苑东修建鼎湖宫。元狩五年(前118年)汉武帝刘彻病重,在上林苑鼎湖宫养病,其宫后更名为鼎湖延寿宫。⑧刘彻在鼎湖宫养病,显然是想效仿黄帝乘龙升天,或延年益寿。《蓝田县志》云:“鼎湖延寿宫遗址:1958年发现,位于焦岱镇西南,面积为东西1500×南北1000米,文化层厚1-4米。出土有泥质红、灰陶绳纹布板瓦、筒瓦、条砖、方砖、子母砖、回纹大空心砖、几何单云纹瓦当6式,‘鼎湖延寿宫’字纹瓦当3式,和石柱础及路面等文物。”⑨
  《汉代长安词典》说:鼎湖宫,西汉离宫。汉武帝时营造,位于上林苑东南边界……天上有龙降临,迎黄帝升仙。黄帝的随从小臣攀龙髯而上者有72人。汉武帝即因黄帝故事命名该宫。鼎湖宫遗址在今蓝田县焦岱镇,其范围东自焦岱河,西至张村,南到焦岱中学(按:误,应为小学),北达羊峪河口。在遗址区发现有汉代房基、花砖铺砌路面,以及大量的板瓦、筒瓦和瓦当,并有多处宫殿基础。⑩
  黄帝乘龙上天应当是对他死亡的神化式说法,至今人们将死亡叫升天。群臣后宫跟从他上天,可能是殉葬、自殉等。轩辕黄帝仙逝之地为汉代鼎湖宫之地,在今西安市蓝田县焦岱镇。
  三、黄帝梦游华胥氏国,在蓝田华胥镇
  《列子·黄帝篇》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啽州之西,台州之北(《淮南子·地形训》:正西曰啽州。西北曰台州。)。不知斯(离)齐国(中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元帅长,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伤;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憎,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指擿(ti搔也)无痟(酸削)痒。乘空如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硋其视,雷霆不乱其听,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黄帝既寐,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三人,黄帝相也),告之。……又二十有八年,几若华胥氏之国,而帝登假(升天)。”黄帝梦游的华胥氏之国在西北方向,距离中原很远。是没有各级首领官长的原始部落,他们自然而然地生活,淳朴而没有复杂的思想感情。他们有极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水不能淹死,火不能烧伤,砍无伤,打不痛,指甲搔不痒,云雾不能阻碍视线,雷声不影响听觉,行路不怕山高谷深。这里似乎将他们神化了。黄帝梦游华胥氏国,表现出其政治理想是大治,悟出了无为而治。
  华胥氏国是华夏族之一支。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说:“秦岭古代通称华山,秦岭南面就叫华阳,区域很广,所以《禹贡》说:‘华阳、黑水惟梁州。’”雍梁之交与传说中夏族起源的夏水相合。他论证华夏集团是古代三大集团中最重要的集团,所以此后它就成了我们中国全族的代表。他断定华夏集团发祥于今陕西省。(11)《陕西五千年》认为华夏起于关中,关中地名华字较为多见。(12)秦岭古称华山,与华夏有密切关系。华胥氏部落今遗留华胥地名,在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也在秦岭终南山即古华山下。
  《长安志》卷十六:“灞水之源出蓝田峪西,又西有尊卢氏冢,次北有女娲氏谷,则知此地是三皇旧居之所。《帝王世纪》曰:尊卢氏,赫胥氏后。”《帝王世纪》云:“包羲氏母曰华胥,燧人氏之世,有大人迹,华胥履之而生包羲。”近代学者牛兆濂的《续修蓝田县志》云:“《环宇记》:‘陕西蓝田有华胥陵,道旁有古华胥碑。’蓝田有羲母庙三,则包羲渊于蓝田可知。”又云:“三皇庙,在县西北三十里,祀华胥氏、伏羲氏、女娲氏,盖伏羲、女娲皆华胥氏所出,故祀于里。”“羲母庙,在县北三里,原名圣母庙……圣母非他,即华胥氏也。”《粤稽通鉴》:“华胥氏感电绕虹流之祥生太昊伏羲氏于华胥之渚,即今华胥沟也。”《蓝田县志》:“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灞河流域定居,制陶器,磨石器,养家畜,从母系氏族逐步向父系氏族过渡。蓝田有华胥氏陵、尊庐师陵、女娲氏谷遗址,史称‘三皇旧居。’”(13)“蓝田境内还有许多女娲补天的‘遗迹’,孟村乡的李华村,据说是女娲村的误传;华胥乡的阿氏庄(女娲氏庄);县东北有女娲补天台;马楼乡的烟粉台,传说是女娲补天时的建筑;油坊街孟家崖有一土冢,传说是羲母陵。庖羲氏母即华胥,她的女儿就是女娲。据此传说,伏羲、女娲当是兄妹或姐弟关系,华胥镇便是他们的居住之处。”(14)
  笔者于1998年专程去华胥镇一带考察华胥氏、女娲氏遗迹。华胥镇在蓝田县西北30里,其北边与灞桥区接界。其西是高峻的白鹿原,原下是灞河。镇之东是红河沟道,即古籍所谓华胥沟。沿河谷东行10-20里,山谷中二水汇为一盆地,古应为水泊,即古籍所谓华胥之渚。其地有村庄叫女娲氏庄(阿氏庄),当地人几千年口传:此地是华胥氏生女娲氏之地。据研究,华胥氏国应为古部落,以后曾分化出女娲氏、伏羲氏两部落。因之,黄帝梦游的华胥氏国故址在今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及灞桥区南界一带。
  四、黄帝史官仓颉造字台,在西安市长安区
  《世本》:“史皇作书。”史皇即仓颉,书即文字。《淮南子》:“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史皇生而能书。”《论衡》:“仓颉四目,为皇帝史。”《孝经援神契》:“奎主文章,仓颉效象洛龟,曜书丹青,垂蒯文字。”《春秋元命苞》:“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冈,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授河图洛书,于是穷天下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以上都记载黄帝的史官仓颉创造文字。
  据《长安县志》载:仓颉造字台遗址,位于郭杜镇长里村西北。台为夯土筑成,高6米,周长100多米。相传仓颉是黄帝的史官,受兽蹄鸟迹的启发,创造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奠定了中国汉字的基础。周代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在他造字的地方修建了“造字台”,周穆王在此建立神庙。台前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仓颉造字台”石碑。《法苑珠林》载:唐西明寺道宣律师逐静在京师城南故天业寺修道。有人问他:“今西京高四土台,俗云是仓颉造书台,如何?”答曰:“仓颉于此台上,增土造台,观鸟迹者,非无其事。”《雍胜略》载:“三会寺有台,即仓颉造书处。”唐·上官昭容《驾幸三会寺》诗云:“释子谈经处,轩辕刻字留。”岑参《题三会寺仓颉造书台》诗:“野寺荒台晚,寒天古木悲。空阶有鸟迹,犹似造书时。”(15)长安县今为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今为郭杜街道办。
  据《西安今古》说:长安县(区)长里村高阳原上耸立着仓颉造字台,周长100多米,高10多米,夯土筑成,土层中有原始社会后期的石器、陶片。台周围有秦砖汉瓦。仓颉造字,结束了刻木结绳记事的蒙昧时代,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信息革命,开创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新纪元。1923年,康有为乘马车来此凭吊。1936年,邵力子、张学良、杨虎城陪蒋介石来参观,邵力子建议在此修一所仓颉大学,研究中国语言文字。(16)
  在西安市东郊半坡村遗址发现六七千年前的刻划符号(文字)约20多种100多个。在临潼区姜寨遗址发现五六千年前的文字符号,与“市”“岳”“巾”“十”等非常接近。在长安区镐京发现四五千年前的文字,有“人”“万”“元”“二”“三”“八”等。西安发现最早的文字,这里是汉字产生的故乡。(17)
  五、黄帝时文明创造在西安的遗址多有发现
  《路史·疏仡纪·黄帝》:“乃广宫室,壮堂庑,高栋深宇,以避风雨。作合宫,建銮殿,以祀上帝,接万灵。”《白虎通》:“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此宫室之始也。”黄帝发明盖房子,大的复杂的房子即宫室。在西安市东郊半坡博物馆,仅发掘遗址1/5,即有房屋遗址40多处。中间有一座大型房子,面积达160平方米,其余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房子,面积在20平方米。其时距今7000年-5000年,其晚期与黄帝时代相当。在西安市临潼区姜寨遗址,有5座大房子,最大的124平方米,每个大房子周围有许多中小房子。其时距今5000年,与黄帝时代相当。(18)在西安市长安区客省庄遗址,有复杂的“吕”字形房,加上房顶盖可能就是“宫”字形意。其时距今5000年-4000年,其前期与黄帝时代相当。(19)
  《黄帝内传》:“黄帝升为天子,地献草木,述耕种之利,因之以广耕种。”《路史·疏仡纪·黄帝》:“命西陵氏劝蚕稼。”这些都说黄帝大力发展农业。在西安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各发现几百处储粮窑穴,有的窑穴谷壳达数斗之多,粮食以谷子为主。发现许多木、石、蚌器,如斧、锛、锄、铲等生产工具,说明是锄耕农业阶段,原始农业已经很发达。《古史考》:“黄帝始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黄帝作瓦甑。”半坡人的食物有煮食米粥,还蒸小米饭或米粉,有芥菜、白菜等蔬菜。半坡遗址出土的陶甑证实了黄帝时代“作瓦甑。”
  《世本》:“黄帝作旃(毡)冕,胡曹作冕,伯余作衣裳,于则作扉屦(草鞋)。”《拾遗记》:“轩辕始造书契,服冕垂衣,故有衮龙之颂。”《路史·疏仡纪·黄帝》:“法乾坤以正衣裳,制衮冕,设斧黻,深衣大带,扉屦赤舄,玄衣纁裳,注纩赘旒……”半坡遗址发现不少骨针和石、陶纺线轮等证明,半坡人已织布做衣。骨针长4-5厘米,有穿线的小孔。陶器底有麻布印迹,麻布是做衣服用的。
  《列仙传》:“宁封子,黄帝时人,为黄帝陶正。”陶正是管理制陶的长官,说明制陶业已很发达。半坡和姜寨都有居住区、墓葬区和制陶区,制陶业是专门的生产部门,半坡遗址有6座窑址,收集陶片达几十万片,完整或复原器物近千件,有几种颜色,有各种花纹图案。总之,制陶有很高的水平。(20)
  《拾遗记》:“昆吾山其下多赤金,色如火。昔黄帝伐蚩尤,陈兵于此,掘深百尺,犹未及泉,惟见火光如星,地中多丹,炼石为铜,铜色赤而利。”《路史·疏仡纪·黄帝》:“上有丹矸者,下有黄银;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上有陵石,下有赤铜青金;上有代赭,下有鉴铁;上有葱,下有银沙。此山之见荣者也。”这些是说,黄帝发掘矿石,冶炼出铜,这是最早的金属冶炼。在西安市临潼区姜寨发现最早的黄铜片,距今约五千年,恰在黄帝时期。经化验,含铜65%,含锌25%,还有少量锡、铅、硫、铁等。(21)
  总之,黄帝与西安地区有密切关系。西安地区在陕西关中之中心,为华夏部族的发祥地区,黄帝部落在此多有活动,也是自然的。
  【注释】
  ①薛光明主编:《轩辕黄帝不再是传说人物》,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②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第26页。
  ③阎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阎良区志》,三秦出版社,2002,第52页。
  ④阎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阎良区志》,三秦出版社,2002,第59页。
  ⑤阎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阎良区志》,三秦出版社,2002,第75页。
  ⑥阎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阎良区志》,三秦出版社,2002,第808页。
  ⑦阎良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阎良区志》,三秦出版社,2002,第806页。
  ⑧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第4-6页。
  ⑨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第701页。
  ⑩张永禄主编:《汉代长安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第207页。
  (1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第40页、第41页、第48页。
  (12)郭琦主编:《陕西五千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第7-10页。
  (13)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第5页。
  (14)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第658页。
  (15)长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安县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746-747页。
  (16)西安市地方志馆编:《西安今古》,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第209-210页。
  (17)车宝仁:《仓颉造字》,载李广瑞主编:《可爱的西安》,未来出版社,1996,第133页。
  (18)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半坡仰韶文化纵横谈》,文物出版社,1988。
  (19)长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长安县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第746页。
  (20)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半坡仰韶文化纵横谈》,文物出版社,1988。
  (21)王崇人:《古都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黄帝与中华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朱恪孝,谢阳举主编。——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01

您是第 位访客!